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SPORTS

人民日报海外版:核电接力中国装备“出海”第二棒

发布时间:2015-02-09 来源:

  继高铁之后,核电正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名片。近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战略首单落地。专家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未来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从低端转向高端的新引擎。


  中国三代核电拿下海外首单


  曾经在民用核电领域长期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国,如今已完全掌握自主技术并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2014年11月,代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率先在福建福清和广西防城港落地,此次又成功出口阿根廷,为中国核电敲开了海外市场大门。


  中国核电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发展和积累,目前国内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2850万千瓦,为世界之最。与此同时,与巴基斯坦的核电合作已承建6台压水堆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340万千瓦,为中国核电走出国门积累了市场认可度和运行经验。2014年以来,中国核电加快“出海”脚步,中国核电主管部门与核电企业与法国、阿根廷、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捷克、哈萨克斯坦等国签署合作文件。


  随着自主核电技术的日臻完善,国际竞争优势不断显现,中国核电“走出去”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出口一个核电站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这样形容:“出口一个核电站,相当于出口100万辆桑塔纳轿车。”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有60至70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这意味着海外核电市场空间将达1万亿元。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本报记者表示,推动核电“走出去”和发展核电项目,对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水平,带动和引领相应的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提升中国在整个世界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跨国经营的水平。


  高铁核电联袂打造新名片


  事实上,以高铁、核电为代表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以质优价廉的优势赢得国际认可,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额达2.1万亿元,占全部产品出口收入的17%,电力、通信、石化、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尤其是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装备已出口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铁路机车出口额约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0%。


  “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投资输出国转变。”宋清辉认为,过去30多年里,我国向国际市场出口了无数产品,但大多停留在衬衫棉袜等低端层次。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改变,以核电、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高端装备正加速“走出去”,这将会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高达1.25万亿美元。“一带一路”规划、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中国企业承接国家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而且推动各国建设更加开放和稳健型的世界经济。


  扶持政策加速高端出口


  与此同时,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加速了中国装备“走出去”的步伐。国务院常务会议最近几个月已数次讨论和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的议题。李克强总理强调,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需求。这不仅有利于当前经济发展,更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经济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重大机遇。


  “在当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钢铁、水泥、风电等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放缓,新一轮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宋清辉认为,中国核电、高铁等在国外市场的迅速扩张,是国家应对经济放缓的经济结构调整新举措的一部分。


  “未来中国将率先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晓涛表示:第一,推动铁路、核电“走出去”。大力开拓铁路、核电等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第二,支持其他装备走出去。第三,开展产能的国际合作。以钢铁、有色、建材、轻纺等行业为重点,针对国际市场的需要,支持企业利用国内的装备,在境外建设上下游配套的生产线,实现产品、技术和标准的走出去。


  (本文章摘自2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信息